Blossom-Academy 部落_森 學院
最新消息
十二年國教,不願面對的真相
2014.10.10

        十二年國教,是一場教育的革命,教育相關單位、家長、學生都是這場革命中的主角,革命的目標不只單單只是改革教育,更維繫著、連動著台灣的未來發展。

        當媒體焦點追逐在「高分低就」的學生身上,有個隱藏在背後的巨大隱憂,鮮為人知。

        今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公布後,全國有三成以上、九萬名考生的英數成績是「待加強C」。這份會考成績資料顯示,國中生英數的程度有三分之一係屬待加強。探究其原因,除了考卷的成績難易度有爭議,另一方面是,孩子的學習是否穩健紮根。

 

        為了「適性揚才」,教育部煞費苦心,進行教育改革,但是在考試制度上下功夫,周邊的配套措施沒有跟進,讓對這波教改首當其衝的學生、家長、師長們,亦跟著手忙腳亂,第一次會考剛結束,深受其害、深受其利的學生都已經上岸,身處下一波浪潮的學生們,能掌握自己人生的船舵,還是隨波逐流?

 

        清大榮譽教授李家同說:讓教改輕鬆走回頭路。其實李家同教授要的不是走回頭路,而是能有一條立意明確的道路,讓學生有目標可以追尋,能清楚知道自己應該往哪一條路走。「適性揚材」的立意清楚,但應從十二年國教之起始開始著手,了解孩子的長處,培養孩子的興趣,讓學生從學習開始就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。

 

        德國有許多科技大學專門培養高等技職人才。科技大學的學生必須接受嚴格的專業職業訓練,畢業後投入職場成為產業界的新血,中小企業的職員,推動經濟發展的種子人才。德國的精湛技藝就是出自於這些科技大學的學生的研究成果。德國科技大學在教學上特別重視學生的職前實務訓練,其教育制度可供台灣的技職教育做為參考。

 

        十二年國教的政策推行,就是期待孩子能有一套更完整、適性的學習歷程,學校應針對每個孩子的個別性與差異性,訂做教學計畫,真正達到適性揚才、拔尖扶弱的目標。 讓教育發展永續經營,孩子有明確的目標,能適當發揮自己的長處。學習才能從被動被成自發性學習。